历时8个月奋力攻坚,近日,二公司苍容5标熊胆坪3号隧道右线顺利贯通。
苍容5标主线全长12.88公里,主线隧道10座,单洞全长13400.5米,占主线长度的52%,其中长隧道2座、中隧道2座、短隧道6座,此次贯通的熊胆坪3号隧道右线全长280米,属于小净距短隧道。施工中,项目建设团队严格施工管理,大力推广“四新”技术和微创新应用,以昂扬的斗志奋力向前,实现了项目全线第一座隧道贯通。
熊胆坪3号隧道右线洞口 韦容龄/摄
严格管理 稳步掘进
熊胆坪3号隧道洞口位于山体斜坡上,山体较陡峭,且主要地质由粉质黏土及全强风化含砾砂岩组成,斜坡稳定性差,且隧道围岩以全强风化基岩为主,结构松散,节理裂隙发育,围岩无自稳能力,建设难度大,施工组织复杂。
为确保熊胆坪3号隧道顺利推进,项目多次召开部署会议,梳理细化工作计划,明确关键时间节点,确保施工过程有迹可循,责任落实到位。同时,项目加大技术方案攻关,隧道进洞施工前,多次组织开展隧道专项施工方案研讨,并邀请资深专家进行评审,通过“先方案,后评审,再实施”的理念平稳推进隧道进洞施工,针对隧道进出口位置现场地貌情况,制定合理的进洞方案,做到“零开挖进洞”,以确保隧道进洞施工时更好地保护原地貌、原生态。
隧道图纸及标准化技术培训会 莫锡吴/摄
项目建设团队贯彻落实“洞长制”要求,严格落实安全质量责任清单,层层压实监管责任,确保监督管理常在。施工期间,单个洞口配备1名施工技术员和专职安全员,确保24小时专人值守,同时积极开展日常巡检、安全夜巡、周检、月检等多形式监督检查,为隧道掘进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。
管理人员进行隧道安全巡查 韦容龄/摄
创新赋能 提升品质
科技创新是攻坚克难的巨大动力,也是提速增效的有效手段。熊胆坪3号隧道建设过程中,项目大力推广“四新”技术和微创新应用,践行科技化减人、机械化换人的建设理念,引入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材料、新设备,助力进度和质量“双提升”。
二衬台车使用合页钢端模 王明杰/摄
项目先后引进混凝土湿喷机械车、多功能清扫车、智能分层液压模板台车等新设备,通过新设备的投入达到减人提质效果,有效保障实体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,熊胆坪3号隧道共投入机械设备16台(套),通过机械化管理,提高隧道施工安全防控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。
熊胆坪3号隧道套拱施工中,项目创新使用钢模施工工法,既保证套拱浇筑成品质量,提高现场施工效率,又能减少传统木模板周转损耗,节省施工材料成本。同时,项目采用隧道初支湿喷施工工艺,通过湿喷机完成喷射混凝土作业,提高施工效率,降低回弹率,加快施工进度。隧道初支湿喷施工工艺粉尘少,物料拌和均匀、质量易管理、性能稳定、混凝土强度高。
隧道套拱使用钢模板 王明杰/摄
信息化驱动 让隧道施工智能高效
隧道管理信息化、智能化平台的应用同样是推动隧道安全施工换挡升级的关键。熊胆坪3号隧道建设标准化洞口值班室,设置信息监控中心,洞口设置进洞人员人脸翼闸系统、洞内人员定位、洞内空气环境监测系统、洞内安全警示宣传电子系统、洞内安全应急电话等多项智能安全措施,为隧道安全防控提供核心支撑,有效提升施工作业的安全防护等级。
管理人员记录第三方监控量测及超前地质预报 韦容龄/摄
项目运用智慧工地安全管理系统对隧道安全步距、危险源等进行有效监督管控,通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,可实现对隧道工程建设安全隐患信息的记录、评估、分类、统计、分析和处理,有效提升安全生产管控水平。
项目还使用隧道三维激光扫描仪,分析隧道的净空收敛和拱顶沉降,方便对隧道初期支护、衬砌施工质量评估。项目管理人员通过对数据分析处理,可直观的反馈出初期支护平整度,掌握初期支护、二衬厚度,超欠挖等参数情况,便于建设团队对施工进行动态调整,保障施工的质量及安全,有效控制混凝土的损耗量。
现场扫描及三维模型 黄健/摄
熊胆坪3号隧道右线顺利贯通,极大地鼓舞了项目全体参建人员士气。熊胆坪3号隧道左线同步施工,预计左线在7月份完成贯通。下一步,项目将继续加快建设步伐,抢抓关键节点,保质保量完成二季度建设目标。